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6篇
  免费   3374篇
  国内免费   2011篇
耳鼻咽喉   315篇
儿科学   549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1996篇
口腔科学   460篇
临床医学   4092篇
内科学   2750篇
皮肤病学   377篇
神经病学   697篇
特种医学   1091篇
外科学   3626篇
综合类   10046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3947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4247篇
  36篇
中国医学   3548篇
肿瘤学   162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1031篇
  2021年   1334篇
  2020年   1182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666篇
  2017年   900篇
  2016年   696篇
  2015年   1268篇
  2014年   1756篇
  2013年   2195篇
  2012年   3270篇
  2011年   3315篇
  2010年   3112篇
  2009年   2678篇
  2008年   2820篇
  2007年   2736篇
  2006年   2459篇
  2005年   1970篇
  2004年   1372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789篇
  2000年   625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2 毫秒
991.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Mask Scoring R-CNN和迁移学习的舌象特征识别方法。方法:首先使用CNN提取特征,使用ResNet-101和特征金字塔网络(FPN)的主干网络,可以从低层次和高层次的网络中提取特征,根据不同比例绘制金字塔特征的级别。接着使用区域生成网络将从主干网络中提取的特征生成候选感兴趣区域(ROI)。最后为每个ROI检测并分割齿痕。结果:在232例样本的测试集上进行测试,F1分数为0.95,准确率为0.93,精确率为0.99,召回率为0.914。结论:该方法能够在小样本舌象数据集上有效识别齿痕特征、准确定位齿痕位置、标定齿痕大小、提取齿痕个数,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通用性、泛化性,能够为后续齿痕严重程度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为疾病预防、移动医疗保健或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跟踪疾病进展提供客观、方便的计算机辅助舌诊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产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维生素B12(VitB12)、Tau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脑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文昌市人民医院分娩的HIE早产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另选取在文昌市人民医院分娩的无HIE早产儿1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BDNF、VitB12、Tau蛋白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BDNF、VitB12、Tau蛋白与NBNA评分、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BDNF、VitB12、Tau蛋白、NBNA评分、Apgar评分与对照组血清BDNF、VitB12、Tau蛋白、NBNA评分、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BDNF、VitB12、Tau蛋白、NBNA评分、Apgar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BDNF、VitB12分别与NBNA评分、Apgar评分呈正相关,血清Tau蛋白分别与NBNA评分、Apgar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示,血清BDNF、VitB12、Tau蛋白及三项联合检测预测HIE早产儿神经发育不良的AUC为0.801、0.816、0.782和0.910.结论 HIE患儿的血清BDNF、VitB12水平下降、血清Tau蛋白水平升高,其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神经发育情况有关,而三者联合检测对评估患儿神经发育情况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筛选出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iP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s,为采用microRNAs调节hiPSCs诱导分化为NSCs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添加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单层贴壁培养法,将hiPSCs向NSCs进行为期7 d的诱导分化,收集并提取未分化的hiPSCs及诱导第7天的hiPSCs源性NSCs的总RNA,进行microRNAs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法筛选出hiPSCs分化为hNSCs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s,qPCR验证microRNAs的差异表达结果.结果 经过为期7 d的神经方向诱导,hiPSCs能高比例的转化为巢蛋白Nestin阳性、底板细胞Foxa2阳性及PAX6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经microRNAs高通量测序差异表达分析发现:hiPSCs分化为NSCs后具有统计学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有429个(P<0.05),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有343个,其中表达上调的microRNAs有186个,下调的157个.与调节hiPSCs向NSCs分化的关键信号通路TGF-β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iR-1247-3P、miR-34b-5p及miR-210-5p等20余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s.结论 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促进hiPSCs向Nestin阳性的NSCs的诱导分化,分化后的NSCs的microRNAs表达谱较hiPSCs有明显差异,提示有望通过调节与TGF-β信号通路相关的microRNAs的表达促进hiPSCs向NSCs的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根据颈内动脉残端形态预估慢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原位开通的效果。 方法 回顾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3月-2018年10月完成的连续慢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 塞原位开通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一般资料、术前术中影像资料、随访资料,根据术前DSA颈内动脉 闭塞近端残端形态将患者分为有残端组(有明显锥形残端)、无残端组(无残端、线样残端、浅钝残 端),比较两组的开通技术成功率(颈内动脉正向血流恢复)、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神经系统并发 症和严重的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影像随访结果(再闭塞率)。 结果 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有残端组22例、无残端组26例。总体开通技术成功率为85.4%(41/48), 有残端组为72.7%(16/22),低于无残端组的96.2%(25/26)(P =0.022);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3% (4/48),有残端组为13.6%(3/22),无残端组为3.8%(1/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21)。共 25例采取复合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式开通,其中,有残端组11例,颈动 脉切开后所有病例管腔内以血栓为主;无残端组14例,颈动脉切开后13例(92.9%)管腔内以斑块为 主。再通成功的41例患者均进行了彩超、CTA或DSA复查,中位随访时间6(4~10)个月,再闭塞5例(5/41, 12.2%),有残端组再闭塞率[25.0%(4/16)]明显高于无残端组[4.0%(1/25)](P =0.045)。 结论 有明显锥形残端者颈内动脉闭塞起始段管腔内可能是以血栓为主,无残端、线样残端、浅 钝残端的病例管腔内可能是以斑块为主,前者开通成功率低、预期手术风险及再闭塞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动态咬合下加载时间、角度因素对牙周膜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牙周膜厚度为0.2 mm的下颌前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模型,在与牙体长轴分别成0°、15°、30°、45°、60°、75°、90°,由颊侧向舌侧的动态咬合载荷作用下,分析不同周期下牙周膜的应力、位移变化状况。结果 在单周期下,由不同角度载荷引起的牙周膜最大残余应力极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5.5,最大位移极值之比为8.1;由5周期引起的最大位移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在1.02~1.35内随载荷角度增加;由不同角度载荷引起的最大残余应力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在1.86~3.00内随咬合周期数增加;不同角度下最大应力均集中在颈缘舌侧区域, 最大残余应力位置分布随时间在颈缘不同部位间变动;0°载荷下牙根的应力累积最严重。结论 下前牙固定桥基牙选择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牙周膜应力累积情况以及最大残余应力分布的不确定性;临床治疗中,应避免对牙齿施加大角度载荷,尽量减少连续咬合较硬食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HIV/AIDS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345例HIV/AIDS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医院HIV/AIDS住院患者3406例,死亡345例,病死率10.13%.自2005年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病死率较前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者病死率为14.61%(299/2046),与≥200个/μl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D4+下降,病死率上升.(2)机会性感染累及99.42%(343/345)死亡病例,共出现机会性感染924例次,与死亡直接相关的占84.64%.机会性感染以真菌和细菌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全身播散性、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其中重症肺炎、播散性青霉菌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占29.65%.引起HIV/AIDS死亡的因素还有机会性肿瘤、HIV相关性疾病及艾滋病非相关性疾病等,占15.36%.无接受有效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亦构成死亡的因素,其中接受HARRT者疗程超过3个月只占6.96%.结论 终末期艾滋病患者病死率极高,机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及时有效HAART治疗是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能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探讨,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对100例首发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测评,分析患者SDS评分与ADL、SSR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SD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9.645,P=0.000),SDS评分阳性率为44%。SDS评分与ADL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4,P=0.000),与SSRS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两个因子分及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0、-0.699和-0.518;P=0.036,0.000和0.000),但与客观支持因子分无明显相关(r=-0.120,P=0.235)。结论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障碍,社会支持较差,特别是主观支持较差、对支持利用不足的患者更易发生抑郁且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3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相关;成就动机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也可以通过择业效能感间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的水平.结论:择业效能感在成就动机和职业成熟度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在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考察不同完美主义维度对抑郁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湖南省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206名,每位参加者被要求先后参加两次测试,两次测试时间间隔4个月.第—次测试选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Hewit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MPS)、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贝克抑郁问卷(BDI)、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状态焦虑问卷(S-A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第二次测试选用贝克抑郁问卷(BDI).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心理症状学指标显著正相关(Pr=0.36,0.46,0.58;P<0.001),而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积极心理指标显著正相关(Pr=0.22,0.32,0.33;P<0.01).横断面研究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中的差异性、社会决定完美主义因子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症状(β=0.372,P<0.001;β=0.264,P<0.01);适应性完美主义各因子均不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P>0.05).纵向研究结果显示,完美主义各因子均不能显著地预测4个月后抑郁水平的变化(P>0.05).结论:本研究支持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中的差异性、社会决定完美主义因子能显著的正向预测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磁共振成像能在脑结构及功能方面揭示抑郁症患者存在的脑组织异常,并对治疗效果起到评估作用。本文综述了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评价抑郁症的研究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